商务部:疫情对一季度消费影响最大,预计二季度消费市场仍将处于恢复期 -welcome在线登录入口

来源:商务部网站 时间:2020-02-21 浏览量:25634

    【高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商务部网上新闻发布厅,参加今天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先生,市场运行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王斌先生,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商务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首先,我要向大家通报一条信息。
    【高峰】:这是关于2019年全年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2019年我国服务外包发展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执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99.1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1069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和11.5%,执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9207.9亿元,执行额655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1.8%(以美元计算,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89.1亿美元,执行额96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9.3%)。

     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业务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执行额2894.3亿元,同比增长9%,占离岸业务执行额的44.1%,其中ito主要领域信息技术研发服务的执行额2327.8亿元,占80.4%;承接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额1183.9亿元,同比增长30.4%,占离岸业务执行额的18.1%,其中bpo主要领域业务运营服务的执行额763.8亿元,占64.5%;承接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2477.6亿元,同比增长7.6%,占离岸业务执行额的37.8%,其中kpo主要领域设计服务的执行额1574.2亿元,占63.5%。以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5.3%、20.5%、37.1%和53.2%。

    三是美国、欧盟和“一带一路”市场增速加快,过半业务集中在前三大市场。2019年,我国企业承接美国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为1325.8亿元,同比增长10.3%,比前一年快5.6个百分点;承接欧盟服务外包执行额1111.9亿元,同比增长17.6%,比前一年快10.7个百分点;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249.5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前一年快4.4个百分点。从业务规模看,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是我前三大发包市场,合计占发包总额的54.5%。
    四是产业转移加快,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支持政策向全国推广,业务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加快。2019年非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78.3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的15%,占比较2018年提升3个百分点。从区域看,长三角区域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3246.6亿元,约占全国一半,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824亿元、642.7亿元和24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6.3%和10.8%,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12.6%、9.8%和3.8%。

    五是新兴就业形态扩展就业空间,稳定大学生就业作用明显。随着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新渠道,推动了零工经济等新兴就业形态的发展。2019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3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60.6万人。截至2019年底,从业人员共1172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750.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4%,对稳定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商务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好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20条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
     【高峰】:以上就是需要向大家主动通报的信息。下面,我们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下面请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目前湖北及武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如何,当地一些城市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请问商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王斌】:当前,湖北及武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平稳,供应总体充足。2月18日,全省重点调查企业粮食、食用油、牛奶等动态库存可满足15天以上供应;冷鲜猪肉动态库存可供7天左右销售,加上政府储备冻肉,可保障10天以上供应;蔬菜动态周转库存可保障5天供应。武汉白沙洲、四季美2大批发市场蔬菜交易量4400吨,比前一日增长7%,比2月初增长1.4倍;库存9123吨,比前一日增长0.3%,比2月初增长8%。

    近日,湖北武汉、黄冈等城市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求居民非必需不得外出。针对新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保障疫情防控大局下的居民消费需求。一是发展代购集配,生活必需品供应由各社区居委会代购,商超企业负责配送。各大商超纷纷推出各种套餐包,如蔬菜包、水果包、粮油包,且价格与零买大体相当,方便社区集中采购。二是发展线上采购,鼓励实体零售企业积极发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业务,发布线上买菜电商平台信息,方便居民网上买菜。三是发展定点直供,组织市郊农业合作社与社区结对,定点配送、直供小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较好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与此同时,也存在分拣配送人手不足、配送车辆不够、快餐盒保温箱不足等问题,各级商务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如发挥志愿者作用,缓解社区和超市人手不足的问题。在此,我们也希望相关省市协调企业积极向武汉市支援一次性餐盒、保温箱等物资。谢谢!
     【新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为保障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商务部组织湖北周边8个省份与湖北建立了联保联供机制,请介绍一下该机制具体情况及发挥的作用?
     【王斌】:1月23日,湖北省武汉市因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关闭离汉通道”措施后,为保障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商务部连夜协调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庆、广西、云南等8个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与湖北省商务厅和武汉市商务局搭建起九省联保联供机制平台,开通机制微信群,及时了解一线情况,开展生活必需品货源对接。截至目前,8省共向湖北武汉调运生活必需品物资2.5万余吨。为保障重点地区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动员部署。疫情发生后,商务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成立了以部长钟山同志为组长的应对疫情领导小组。钟山部长在全国商务系统应对疫情电视电话会议上部署指出,要发挥好九省区市联供联保协作机制作用,形成重点突出、涵盖全国、运转高效的供给保障网,并多次在部党组会和部领导小组会就完善九省联保联供机制,做实湖北武汉保供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分管部领导直接指挥,指导相关司局进一步把工作做实做细。多方协调解决问题,跨省联动调运货源,切实保障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

    二、不断完善机制。疫情发生后,商务部第一时间建立九省联保联供机制,先后印发多个文件,部署指导有关省市从组织领导、任务目标、调运渠道、组织复工、创新方式等方面,完善机制运行模式,全力保障武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机制范围不断扩展,各省区市持续补充精干力量投入机制工作。武汉三大连锁商超、河南双汇等一批重点保供企业也逐步纳入机制范围开展对接。主管司局主要负责同志进入微信群直接指挥协调,机制微信群由最初的不到10人逐步扩大到70多人。

    三、监测持续强化。为全面掌握湖北省和武汉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摸清货源底数,启动了生活必需品市场日报监测制度、应急商品数据库日报制度、31个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情况零报告制度和8种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报送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催报汇总,与湖北武汉建立直线联系,确保随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为第一时间掌握武汉市场情况,商务部党组立即派出工作小组赴武汉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协助解决武汉一线保供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促进对接调运。依托机制微信群及时宣讲政策措施,指导货源对接,协调运输受阻,保障武汉急需物资及时运达。各地充分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保障湖北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

    重庆市1月25日凌晨发运了首批援鄂物资400吨蔬菜;山东跨部门协作紧急调运消杀物资20吨酒精,并已向湖北调运果蔬近万吨;广西开通制度化班列支援武汉,目前已开出六班专列。河南充分发挥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作用,多次组织调运。云南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统一组织落实蔬菜、猪肉等货源支援武汉,湖南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持续增加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

    五、协调解决难题。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纷纷出台限制人员、车辆流动措施,生活必需品调运出现困难。商务部有关司局会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已协助解决运输受阻、货源不足、企业复工难等问题50余起。如,协调金锣集团缓解武汉市场冷鲜猪肉供应偏紧问题;协调浙江商务厅和宁波商务局解决武汉中商集团运输车辆受阻问题;协调天津商务局解决武汉重点保供企业三全食品工厂复工问题;协调河南商务厅解决武汉主要蔬菜保供基地河南万邦蔬菜批发市场运输受阻问题等。

    六,强化保供支撑。根据湖北武汉防控措施升级需要,进一步强化做实保供措施。会同国家发改委分别制定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蔬菜、肉类保供稳价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河南万邦、重庆双福和绵阳高水等湖北周边三大批发市场为蔬菜主供企业。商务部会同国资委、国家粮储局明确150家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方便食品等企业作为湖北武汉保供骨干企业。摸清产能、落实企业库存和联系人,将企业名单下发至相关各地,推动资源对接。目前九省联保联供机制下骨干企业总体已经复工开业,大米、面粉面条、食用油、肉类、奶类、方便食品等货源十分充足,其中米面可保障武汉市供应122天,食用油432天,肉类61天。谢谢!
    【cnbc记者】:关于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请问有哪一些行业受的影响较多,哪一些受的影响较小?
    【李兴乾】: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对中国防控疫情和外贸发展的支持帮助。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地方、行业、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扩大防疫物资进口,服务全国防疫工作大局。据监测统计,截至今天,各种贸易方式进口口罩已超过12亿只,防护服超过1300万套。其中,59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累计进口口罩超过5000多万只,防护服近100万套。国际医疗产品供应,对中国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弥补了中国国内短期生产供应的不足。医疗物资保障是对进口贸易各环节的一次全方位考验。实践证明,进口链条各环节快速响应、高效运行,并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最终用户,总体顺畅有效。

    在防控疫情同时,商务部持续密切关注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跟踪外贸形势,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全年稳外贸工作。根据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持续监测,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农产品、食品以及产业链长、劳动密集的行业预计会受较大影响。针对企业反映的物流运输受阻等困难,我们已经出台多项支持外贸企业的政策措施,降本增效,为外贸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我们注意到,世卫组织高度评价中方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强调不建议限制旅行和贸易。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度负责。在当前全球经贸增速放缓、挑战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应对疾病挑战,都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携手共进,共同维护贸易畅通,为世界经贸稳定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积极贡献。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如何看待疫情对消费造成的影响?您认为消费的下降将给经济带来多大冲击?预计影响将持续到什么时侯?对全年的消费怎么判断?针对这些影响,商务部是否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消费,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王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要全面、客观、理性分析看待。由于国家统计局尚未发布1-2月份统计数据,我们初步分析判断认为: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中期影响平缓,后期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从时段上看,一季度消费影响最大。疫情高峰在1月下旬爆发,对1、2月特别是2月份影响最重,3月份消费市场有望触底企稳;预计二季度消费市场仍将处于恢复期,下半年进一步好转,受疫情影响的部分补偿性消费进一步释放。

    从结构上看,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受影响较大;从品种上看,汽车、家电、金银珠宝、服装鞋帽等耐用消费品受影响较大,食品、日用品等刚性生活必需品影响有限,口罩、消毒液、红外体温枪等防护用品销售大幅增长;从业态上看,百货店、大型购物中心、沿街专业店和专卖店影响较大,超市、便利店销售增长;从模式上看,线下消费影响较大,线上消费影响相对较小,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稳定增长。

    目前当务之急是抓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各地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商务部已部署各地在抓实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评估、分级管控、突出重点、逐步扩围,有序组织推动企业全面开门营业;同时抓紧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把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降到最低。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谢谢发言人!《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外贸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想了解一下,目前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除了目前已有的措施以外,商务部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外贸企业负担?
    【李兴乾】:企业复工问题是稳定外贸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家可能注意到,很多外贸企业,包括跨境电商企业、主营医疗产品和肉类等农产品的外贸企业,春节以来一直正常运营,为扩大进口、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2月10日起,除湖北省以外,各地具备条件的外贸生产企业也开始逐步复工复产。目前,外贸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主要呈现3个特点:

    一是外贸生产正在快速恢复。在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总体进度加快。外贸大省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浙江、山东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均在70%左右,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也在迅速复工,进展符合预期。

    二是分区分级推进。总体上,目前各地方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行精准防控、分区分级,稳步有序推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正在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中风险地区,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高风险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恢复。受疫情形势、员工返岗情况等因素影响,各地实际复工复产水平具有一定差异化特征。

    三是复工进度不平衡问题正在好转。目前原材料供应紧张、境内外物流衔接不畅局面正在有效缓解,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联动匹配迅速恢复,不同行业物流渠道正在适应企业和产品需要加快恢复。

    关于外贸领域的政策措施,优化贸易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影响,是商务部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抓落实是我们政策发力的重点,企业需求是我们的政策方向。当前,我们正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稳外贸工作,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保市场、保履约、保订单,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合作,努力为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谢谢发言人,中新社记者提问。据报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部分中国企业海外项目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请问商务部能否提供详细情况?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中企海外项目正常运转?
     【高峰】:目前,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运营项目总体平稳,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产生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主要是在人员往来、商务谈判、设备材料供应等方面,总体是可控的。

    为有效降低疫情影响,实际上商务部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相关举措,帮助中国企业稳步推进境外投资合作项目。

    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协调,为双边投资合作项目所需人员入境和设备物资通关提供便利;二是简化对外投资核准管理程序,加快实行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无纸化管理,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三是协调支持行业中介组织为境外项目实施主体提供法律等咨询服务;四是发挥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作用,加强风险提示、应对指导和服务保障;五是建立海外企业疫情应对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收集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积极应对。谢谢!
     【南华早报记者】: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疫情防控,运输和港口运转受到影响,数千货柜的冻猪肉、鸡肉和牛肉滞留在一些国内主要港口,请问情况是否属实?目前进口运输和出口海运受到的影响如何?
     【李兴乾】:我们注意到,个别港口存在进口冻肉短期滞留问题。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局部地区出现物流衔接不畅,个别港口冷库人员复工不能满足行业流动要求。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疏解近期个别口岸出现的肉类滞留港口问题。商务部正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商务部与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宗进口商品信息平台,随时更新发布全国各港口运力情况,引导企业疏通物流、合理分流。相关问题正在缓解,进口肉类清关速度明显加快,提货离港数量已大于新到港数量。前期滞港肉类产品正在迅速投放市场,未再形成新的积压。从港口运力分布情况看,除天津、上海两个港口相对拥挤外,国内其他主要港口如广州、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等各港口均有充裕的利用空间和潜力。总体来看,这一问题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也是局部性的,进出口所受影响总体可控,相信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和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相关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下,国内1月乘用车销量创下15年来最大跌幅。我们留意到广东佛山率先推出以旧换新补助3000元的鼓励措施,推动汽车消费。未来会有城市陆续跟进吗?在促消费上,近期还将出台什么具体举措?
     【王斌】:正如您所说,1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我们分析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一是去年以来汽车行业整体处于发展调整期;二是今年春节长假在元月,有效工作日比去年少5天,往年春节期间也并非汽车消费的旺季;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产生了滞后影响。

    目前汽车销售网点开门营业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较为迟缓,短期内汽车销售还将受到一定影响。但要坚信,中国汽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汽车消费需求依然旺盛。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后期汽车的补偿性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加。

    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精神,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谢谢!
    【财新传媒记者】:财新记者提问,欧盟贸易谈判专员霍根称,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可能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难以在九月按计划达成,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
    【高峰】:据我了解,目前谈判正在按双方既定的计划推进。谢谢!
    【俄通-塔斯社记者】:您好!俄通-塔斯社提问:有一些俄罗斯公司担心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会对重要供应链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商务部对此有和评论?中国企业会不会按照本来签订的合同保证对俄罗斯的出口?中国政府会不会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李兴乾】: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多渠道、多方面支持中国抗击疫情,对此我们表示赞赏和感谢。

    新冠肺炎疫情给供应链带来的挑战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目前,在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帮助下,中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正在加快。我们已经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动解决企业在招工用工、原料供应、物流运输、防疫物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切实提高履约率。针对贸易领域存在的问题,商务部已经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有关政策正在落实。同时,还有若干稳外贸政策措施会陆续出台。我们期待并相信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个贸易伙伴会继续给予中方充分理解和坚定支持,客观理性看待疫情影响,为双方经贸合作正常开展创造便利条件。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积极开展应急保供工作,确保了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请问,对进一步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有什么考虑?
    【王斌】:当前,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保供长效机制,推动流通发展,保障民生需求,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在此,我们和大家分享几点初步的想法:

    一是民以食为天,市场稳则民心安。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居民生活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发展,更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和多元化消费升级需求。

    二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等,利用自身网点优势、配送优势和组织动员优势,在抗击疫情保障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依托这些企业,充实保供骨干力量,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切实将进一步发挥应急保供机制作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实抓好。

    三是在武汉等重点疫区、重点城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涌现了“网上下单 无接触配送”等一批新型消费方式,拓展了满足基本民生需求让老百姓安心的新渠道。下一步,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将是我们推动流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是“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是防疫保供的重要支撑。在应急保供过程中,畅通城乡联动、打通进城下乡渠道方面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要着力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配加工等基础设施,强化城乡双向流通,进一步推进城乡配送一体化、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高峰】: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对于媒体朋友们关心的其他问题,我们将在会后通过其他方式予以积极回应。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